新传学子双双夺冠“青春华章”诗文朗诵大赛

    用炫丽的乐章演绎青春的精彩年华,用壮丽的诗作勾勒青春的最美华章。4月17日晚,安徽师范大学第十届“青春华章”诗文朗诵比赛在校团委多功能厅隆重举行。由bat365官网登录入口选送的《在师大校史长河里,慷慨激昂》、《你别急啊,让我想想》分别以93.14和91.64分的高分包揽大赛仅有的两个一等奖,展示出新传学子厚实的专业功底,彰显出新传学子厚重的爱校荣校情愫,体现出新传学子大爱安徽的家国情怀。

 

 


原创精品感动全场

    本次选送的参赛作品均为原创,一个从梳理校史的线索感叹师大校训、校园精神的时代风尚;一个从一名徽州商人的视野渭叹徽州文化的乡土情怀。《在师大的校史长河里,慷慨激昂》是由14级播音、空乘专业辅导员马星宇老师创作的。作品从87年师大校史的主线,通过校史、校训和师大人三个脉络升华出师大精神的历史、时代风尚。现场6名来自12-14级播音专业的主诵和8名来自14级播音的合诵,以标准的噪音、激昂的热情和富有韵律的语音层次,将现场观众带回到师大创立、大师咸集、弦歌不断的历史风云中,激发出现场观众对刘文典、余恕诚、陈壁辉、房玫、吴青山等优秀老师的无限景仰之情;推动现场观众对“两教母机”、校区新建、部校共建等活力师大发展前景的憧憬之情。灯光照向14位演员坚毅的脸庞;厚重的音乐烘托他们激情的回响。

    来自14新闻学专业的何修豪同学带来原创作品《你别急啊,让我想想》。他借助一个徽商的故事,再现徽州古朴浓厚的文化。作品中,一位小徽商背井离乡,独自在外闯荡,带着对未来的期望,他奔走在流荡拼搏的路上。一路风雨坎坷,但他带着对故乡深深的牵挂而坚持。心中有梦,他辗转于苏州;杭州,翻山越岭,他在上海和扬州摸爬滚打。岁月改变了他的容颜,却改不了他心中那份对故乡的不舍。徽商的执着,在他的身上淋漓尽致地展现;徽文化的古朴,在他的描绘中中别有一番姿态。“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是对古徽商最真实的写照。那抑扬顿挫的声调,酣畅淋漓地表演,将那种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祖先的敬畏,深深留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教学”联动锻造强音

    学院充分调动发挥专业教师和学工团队作用,实现“教”“学”双方联动,大力指导学生专业赛事。将专任教师的学科专业指导与辅导员学工团队的组织优势双向结合,共同为学生参与大型赛事支招。本次比赛,学院安排一名辅导员专门协调推动院内选拔、诗文修改等赛事指导工作,多次安排全体辅导员集体试听并提出修改意见。充分调动播音系专任教师力量,联系安排了系主任邵振奇和徐丽娜老师进行语音“二次创作”的专业指导,专任教师的专业指导使参赛学生掌握了更多的语音技巧,使文本作品获得了语音朗诵的二次飞跃。两部作品在专任教师和学工团队的共同组织指导下,保证了作品文本内容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内容的连贯流畅,更使作品在语音创作上重获新生。这是本次比赛双双夺冠的重要支撑。

 

精心排练成就华章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两队选手在舞台上的精彩展示赢得现场观众的真情点赞。这样成绩的背后则是选手的的辛勤付出。无论是学院选拔还是学校复赛、决赛,两支队伍在各自辅导员的带领下,倒排赛期,固定时间强化排练。“校史”作品选手牵涉到3个年级学生,很难统一固定时间排练,负责选手协调的14级播音班班长陶钧一一提示,妥善安排时间,常常连续一周在校学社联办公室每晚排练,练得晚得要至晚上11点。负责配乐剪辑的14级播音班李论同学,熬夜甄选音乐,记分卡秒剪辑,最终形成了一部韵律和谐、适应主题的配乐作品。“你别……”作者何修豪在学工团队老师的指导下,几易其稿,最终形成一篇主题明确、内容充实的文稿。学院还组织了学工团队数次集中评审,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所属辅导员马星宇、孙月婷也多次组织排练。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无论是文稿修改还是队形变换,无论是语音二次创作还是肢体语言的设计,两队选手都付出了大量时间,专心致志,最终达成最佳朗诵效果。

    在现场,当两件作品朗诵完毕,现场都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对作品形式、内容致以最热情的肯定。评委俞晓红老师还以两件作品为例,对作品主题内容、表现形式、肢体语言等表示赞赏。

    据悉,bat365官网登录入口积极重视学生课外实践和专业赛事工作,强化以赛代训、活动育人理念,积极响应学校专项赛事,统筹安排学院对应选拔,营造出人人重视实践的生动局面,力促活动影响的全面覆盖,真正将培养应用、复合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理念落到实处。(文/马星宇 孙月婷 周运 图/方旭)

 

 

 

附诗文作品:

《在师大校史的长河里,慷慨激昂》

  旁 白:如果说万里长城是华夏子孙的精神脊梁,那弦歌不断的校史就是师大励教弘文的时代担当。让我们沿着师大的生命历程,感受师大校训的风尚,汲取独具特色的精神营养!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

更在大道坚守!

大学精神,在社会洪流的边缘上,

以时代的热情高昂,

坚守着历史的担当。

 潜规则的沆瀣一气,

快生活的纸醉金迷,

大学慷慨,

入世而独立!

抵挡滚滚红尘的铜墙铁壁,

坚守着大学精神的厚实基底。

正如那师大精神的——坚定不移——

 厚重朴实,至善致远,

追求卓越,自强不息!

 乱世宜城,师大创立。

古皖大地,掀起高教革新风气。

创业艰难,大师咸集。

言传身教,知书达理。

青春身影,书生意气。

京沪一带,齐名同济!

 新安盛情邀约,

雪林望道,群贤毕至,

达夫建人,问道致理。

文典傲视威权,流露凛然大义。

师大风骨埋下伏笔。

十四年抗战,师大弦歌不断。

国难时艰,未泯兴教宏愿。

六安金寨,休宁万安。

合流徽皖,文风承传,

谱写一曲战地治教兴学的离合悲欢!

 时光轮换,星移斗转。

校址东移西换,

东移西换,不失园丁的励教真传。

校名更替不断,

更替不断,不移师大的弘文内涵。

 开放皖江,兴教实干。

精英培养,师范教育华东璀璨。

学科突破,硕士博士层次齐全。

校区新建,高教振兴令人感叹。

省部共建,托举师大梦想奋勇向前!

 恕诚斯人已去,后生游走唐诗宋词行吟不断;

壁辉坚守,潜心治学实现学科高峰的跨越勇攀。

房玫自嘲,马列老太真信真教掀起“两课”微澜;

青山爱传,五四爱心赢得万千学子的真心点赞!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仁爱之心书写师大精神的真情款款。

 厚重朴实,印证师大人心田温暖。

至善致远,诠释师大人胸怀广宽。

追求卓越,彰显师大人自信满满。

自强不息,表征师大人生命应然。

 菱湖花津,敬敷赭麓,

师大印迹铿锵有力。

厚德重教,博学笃行,

师大校训信守不移。

励教治学,高教兴皖。

桃李江淮孕育“两教”母机!

八秩学府,桃李成蹊,

师大学子续写教书育人的不朽传奇。

 无论斗转星移,抑或时风糜糜,

师大净土永葆与社会红尘的空间距离。

距离距离,坚守着大学精神的信仰独立!

 从菱湖到赭麓,书声朗朗,意气昂扬。

从敬敷到敬文,兴教治学,风气开放。

从安大到师大,立德树人,桃李满堂。

师大人,根植新安皖江,

师大人,点燃兴教希望,

师大人,砥砺品质高尚,

师大人,追寻中国梦想。

校史彰显师大荣光,校训体现学人理想。

在师大校风的精神域场,

我们备受校园精神的滋养,

我们慷慨激昂,

共同创造属于师大人的灿烂辉煌!

            

《你别急呀,让我想想》

有一天,

有一个人问我:

你是谁?

你从哪里来的呀?

你要到哪里去呢?

我……我不知道

你别急呀,让我想想


我是谁?我是谁呢?

我姓汪,我阿爸也姓汪

对了,我要找的人也姓汪

我找了很久,可是……算了吧

钱?没有,一文钱也没有

不过我有茶酥饼,二姨娘连夜做的茶酥饼

我还有几册书呢,大爷流着泪传给我的书

我还会背一句古训呢,阿朝笑着教给我的古训: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便是读书。


我从哪里来?从哪里来的呢?

我清晰的记得:

我出生的家,四四方方,白的墙,黑的瓦

说是“五岳朝天,四水归堂”

我出生的家,一大家子,男居外,女居内

说是“四世同堂,五伦其昌”

我们家得人呀!

阿朝(指爷爷),端坐在北面书房里,诵他的四书五经

阿年(指奶奶),膜拜在西面佛堂里,供她的观音菩萨

对了,听说,我还有个阿姊(指姐姐)

可阿年说,阿姊嫁给了村头那座镶着“恩荣”的贞节牌坊

我不知道什么叫恩荣

也不知道什么叫贞节牌坊

不过想想倒有点可笑


我要到哪里去呢?

苏州?杭州?还是扬州?

同庆楼?胡庆余堂?谢裕大茶行?

应该是这些地方吧

“前世不曾修,出生在徽州。 

年到十三四,便多往外遛。 

过山又过岭,一脚到杭州。 

有生意,就停留; 没生意,去苏州。 

转来转去到上海,求亲求友寻路头”


有一天,

有一个人问我:

你是谁?

你从哪里来的呀?

你要到哪里去呢?

我……我不知道

你别急呀,让我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