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丁柏铨教授畅谈新闻理论的三个基本命题

    9月29日晚,应传媒学院之邀,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柏铨教授,在花津校区圆形报告厅作了题为《谈新闻理论中的三个基本命题》的讲座。讲座由传媒学院副院长沈正赋教授主持,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的近三百名师生共同聆听了本场讲座。
    作为开场白,丁柏铨教授说:“这是我第三次来师大,来新闻系了,我有很多优秀的弟子以及同事也都是出自于师大新闻系。”作为新闻系的“老朋友”,亲切随和的丁教授一句话便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接着,进入正题,丁柏铨教授先后从“关于新闻”、“新闻价值”、“关于新闻真实性”三个方面阐释了新闻理论的三个基本命题。


     首先,丁柏铨教授从新闻的定义说起。他认为,陆定一给新闻下的定义,是迄今为止相对最好的定义,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丁教授表示,该定义坚持了唯物论的反映论,相对准确,言简意赅。但在对事实的素质和时效性的强调方面存在不足。对此,丁教授给出了自己对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公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的报道。”

    其次,丁柏铨教授从新闻价值概念的重要性、新闻价值的内涵、新闻价值的因素、新闻价值理论的实际运用四个方面重点阐释了他对新闻价值这一命题的理解。其中,说到新闻价值的因素,通常说法包括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而丁教授给出了不一样的见解,他认为新闻价值的因素要包涵“五度”,即重要度、有利度、相关度、异常度、趣味度。在新闻价值理论的实际运用问题上,丁教授又从新闻价值的发现、开掘、展示三个方面展开来谈。丁教授强调,面对全民记者时代,新闻学子的核心竞争力是极强的新闻敏感和文字功底,其中就包括对新闻价值的发现和开掘。通过对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作品——《法警背起生病被告》的解析,丁教授告诉我们:“用心体察别人不经意放过的有内涵的细节,是新闻价值发现的重要真谛和‘不二法门’。”

    在关于新闻真实性问题上,丁柏铨教授认为对新闻真实性的强调再多都不为过。丁教授从新闻真实性的涵义讲起,接着比较了新闻、广告、文学真实性的不同内涵。在对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的问题上,丁教授讲述了与自己有关的两个有趣的小经历来说明:“一定要避免明显的失实,也要规避隐性的新闻失实。”
    报告结束后,丁柏铨教授和同学们进行了精彩的互动。2013级新闻学专业胡臻同学以著名摄影图片《饥饿的苏丹》为例,向丁教授请教“在新闻专业主义与社会公德之间该如何取舍”的问题,丁教授表示,世界上最可贵的生命。当新闻专业主义与社会公德、社会伦理之间产生矛盾时,应该选择后者。

    最后,新闻系主任马梅教授从新闻基本概念的阐述、新闻采访方法、新闻写作技巧、记者素质的要求等方面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

    近两个半小时的讲座,气氛热烈,同学们纷纷反映讲座内容丰富,讲解深刻,受益匪浅,通过本次讲座使自己对新闻学里的几个基本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来自2012级新闻学的陈蕾同学在讲座结束后说:“丁教授通过很多实例来阐释新闻的三个基本命题,娓娓道来,更加生动直观,使我们很容易接受。”此外,他又不无遗憾地表示:“最后的答疑为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和困惑,只可惜时间有限,还有很多问题没来得及问。希望以后还能有这样的机会。”(文 甘甜甜 /图 刘宇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