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钱浩)一丝晨光穿破寂静的黑夜,黎明悄悄地划过灵山天边,新的一天降临了。在这里,没有城市的浮躁与喧嚣,村民们依山傍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小桥、流水、人家。清澈的溪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灵山骨肉,苍劲的竹林见证了岁月沧海桑田。扎根在这的,不仅是一座座亭台楼阁,还有那些隐匿在古老祠堂里,通过双手用心编织的灵山编竹人。依灵之山,为竹之人。因为他们,山、竹、人,紧紧联系。
方家果,65岁,是这座古老村落的编竹人。其手艺高超、为人质朴,深受全村人的认同与赞许。土生土长的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灵山传统编竹手艺的继承者。然而,鲜有人知,在一丝丝竹条被编织的背后,是他作为一名普通灵山村民,艰难、困苦却又如竹般刚劲坚强、平凡淡泊的一生。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或许你不相信,我的父亲本是在浙江杭州打工的生意人。”方家果打趣地对记者说道,“只可惜,那时候日本人来了,生意自然是没法做了。为了躲避战火,父亲被迫回到了灵山,但也是在这里,他结识了我的母亲,并在后来养育了我。”
依山傍水,方家果在父母的悉心呵护下在灵山村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孩童时期的他也曾有属于自己天马行空的梦想,但和现在的孩子不同,他的童年十分艰难、坎坷。命运和他开了个玩笑——小学毕业刚不久,十年文革的狂风暴雨突然倾泻而下。上学、走出大山、走向城市……一切幻想都化作了泡影。没有办法继续读书,年幼的方家果只得无奈跟随生产队一起干农活。
环境糟,条件差,种种不利因素迫使那个年代的孩子们早早地品尝了不该是那个年纪接受的“苦”味道。“记忆中,我的父母非常不容易,为了养家糊口,天还没亮就要跑到二、三十里外的山头伐竹,回到家天就已经黑了。而我这个小鬼也没闲着,不是帮忙干农活,就是跟着父亲学编竹。”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从基本的打底,到后来的编框,一道道工序,抽丝剥茧,按部就班,小家果在父亲和师傅的培养下手法日趋成熟。这个孩子渐渐学会了如何仅靠自己的双手编织出竹篮、竹筐、竹兜、竹帽等一系列竹制品,而这也为后来继承这份手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好不容易挺过了10年文革的人间浩劫,父亲的突然病故却又给刚成年的方家果一份沉重打击。但是失去至亲的痛苦并没有打垮方家果的意志,1979年,这个25岁的年轻人成家立业,勇敢地挑起了这个家族的重担。
受益于年幼时父亲的培养,方家果的竹编技术在同龄人中得以鹤立鸡群,但真的开始竹编事业却并不顺利。“那时村里毛竹稀缺,只好跋山涉水去伐竹,也没代步工具,只能靠肩膀硬扛。来来回回,耗时、费力!”方文果回忆着,而这些麻烦仅仅是冰山一角,“一到夏天,就得挑着装满竹编成品的担子,一户户人家,一个个村落地上门售卖。”头顶烈日,方家果来回在山间奔波。同样,能够依靠的“伙伴”只有他的双眼、双肩和双腿,百把来里,不停奔跑着。
时间悄然从指缝间流失,40年前那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如今已成为三个孙子的爷爷。同时,城市化、工业化和机械化浪潮的推进,使得传统的手工市场不可避免地遭受冲击,竹编也自然难逃一劫。而方家果并未放弃自己的初衷,依旧坚守着这份事业。“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但好在有党有政府时刻的关心和补助,为我们雪中送炭。”每年3到4月的灵山油菜花节使灵山村传统的竹编手工业得以展示在人们的眼前,大大提高了竹编制品的销量。
虽然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受地理条件的束缚,灵山村现代化转型难度依旧很大。而也正是因为如此艰苦的条件才培养出了以方家果为代表的一代灵山人如劲竹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扎根灵山土,唯做编竹人
不仅是竹编,方家果对子女的养育同样付出了诸多心血。通过学习“灵山精神”,培养“竹人品质”,三个孩子努力奋斗,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儿子考上了西北工业大学的研究生,我真的非常开心!希望他们能过上好日子,不要吃我吃过的苦。”
当被问及是否愿意离开灵山和子女一起前往城市生活时,方家果毅然拒绝了。“我老了,也习惯了灵山的生活和灵山的人。不想去别的地方,做别的事了。”
朴实无华,虚心劲节。方家果老先生表示,尽管自己年纪越来越大,眼睛也不如年轻时那么管用,腰也很难再挺直了,但仍想坚持编竹手艺直至70岁。扎根灵山土,唯做编竹人。带着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与坚守,方家果一直坚持在自己的路上,只为专心做好这一件事。
依灵之山,为竹之人。方老能做的不多了,但青年还能做很多。唯有妥善保护好灵山村落、呵护灵山传统文化、守护竹编手艺,才对得起世世代代灵山百姓的辛勤付出。(文/图 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