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微光炬火,点燃希望

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而发展农村教育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今年7月,由安徽师范大学21名青年志愿者组成的赴休宁国情社情观察实践团队,来到黄山市休宁县溪口镇,为这里的孩子们开设了为期一周的传媒素养普及培训班,团队致力于普及乡村传媒素养教育,洒下传媒种子,关注孩子心声。

据黄山市休宁县溪口镇团委书记范彬介绍,该镇青壮年外出打工,镇上的孩子多为留守儿童,素质拓展活动很少,队员们本着“教育振兴促进精准扶贫”的原则,着重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不忘初心,满腔热忱赢信任

团队秉承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暑期社会实践七年支教坚守理念,于六月中旬着手准备课程设计及所需材料打印,爱心延续,团队为第八年支教之行做好前期工作。

收拾好行囊,一行人从芜湖到休宁,跨越263公里的距离。虽然车程很辛苦,但行在路上的实践队员们怀揣着对支教扶贫的热情与期待,伴随着吉他声,看遍一路风景。

远离城市的喧嚣,来到这个宁静的小镇。由于进城务工的农民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大量留守儿童跟着其他亲人留在镇上。7月中旬,学校基本都已经放假了,学生们或与父母团聚,或已经上了课外辅导班。

实践队员侯纪回忆当初招生的场景:“刚开始招生的时候有些家长觉得我们是骗子,我们去家访,还没进门,他们就说家里没有小孩子。”队员们齐心协力,打破家长对团队开展支教活动的“误解”。两天的招生,队员们通过发传单、设摊点、访家庭等一系列措施招收溪口的小学生们。为取得家长的信任,守护留守儿童,志愿者努力与家长和孩子多沟通交流,温暖孩子们的幼小心灵。

有些家长们怀着好奇心,在队员上课的教室门外了解情况后,第二天就把孩子带过来上课。“在教室要听哥哥姐姐的话,跟着他们学习。”有时候在路上偶然碰到,小孩子们会主动打招呼说老师好,私底下家长们也十分关心队员的生活状态。“我记得我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有个送快递的大叔来问我还收不收小朋友,第二天那个叔叔就牵着小朋友、拎着一位实践队员的快递过来上课了,这种被人信赖的感觉真好。”队员刘力恺一直忘不了这个场景。

小朋友们和志愿者渐渐熟悉,原本腼腆羞涩的他们很快与志愿者们打成一片。一间教室,不同年龄,队员们见证着他们第一天的羞涩,第二天的活泼,第三天的闹腾......上课时积极举手表现自己,下课后围在喜欢的老师身边叽叽喳喳问个不停。最后一次课结束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拉着实践队员的手糯糯的问到:“姐姐,你们要走了吗?”“是啊,姐姐要回家了,你要乖乖的哦!”“我舍不得你。”小朋友的那糯糯的一声,实践队员的心都化了。

                                     

七天陪伴,小手大手谱新篇

“教育植根于爱。”七天的支教课程正式开始,课程安排根据队员们的专业特长分为“小主持人班”、“小记者班”、“小绘画摄影师班”三大模块。参与授课的队员将会把专业所学知识融入于爱,用心关护学生成长,助力乡村传媒教育。

语音基础课上,小老师们通过气息练习、口腔发音及念绕口令等方法教授小朋友们如何正确发音;配音课上,在观看《红楼梦》小演员版和《小戏骨包青天》两个片段后,小老师们带领学生念熟人物台词,两人组合上台“对戏”。小朋友们精湛的“演技”使配音课妙趣横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朗诵课上传来稚嫩的背书声,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举手要表演背诵古诗。

“咔嚓”的快门声在摄影课上不断响起,实践队员为了展示动作,索性直接坐在水泥地上。当队员们把单反送到小朋友们面前时,他们羞涩得看着,手伸出去又缩回来。队员们鼓励他们:“来,拿着相机,把你想拍的画面拍下来,老师教你。”大手握小手,实践队员手把手教他们定格瞬间。这时候,一个小朋友羞答答的跑到老师面前“老师,我能为你拍张照吗?”“为什么啊?”“因为,我喜欢你啊。”

真心换真心,队员们的爱得到了小朋友们的回应,折纸课上小老虎、小兔子等千奇百怪的折纸作品被小朋友们写上自己的名字,送给了实践队员们。拍摄视频时,看到队员们满头大汗,就用小手给每个小老师们都扇一扇。

奉献爱心,快乐自己。通过支教这种形式,一方面是队员们给予孩子们知识和信心,另一方面孩子们给队员带来影响。短短一周,没有夸张到改变了人生方向,但至少明白了“赤子之心”和对世界的好奇心是未来生活必不可少的。

“我以后想当老师,教画画或者唱歌的那种。”汪祖颖小朋友自信地告诉队员们她的梦想。今天你洒下爱的种子,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在这段日子里,队员们锻炼了能力、传递了知识和希望,也收获了彼此间美好的回忆。

                                        

文艺汇演,师生情缘暖心间

看到孩子们基本住在农村,没有机会登上舞台,甚至观看现场表演的机会都非常少。为了让孩子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在舞台上展现自己。实践队员们准备通过文艺汇演给孩子们机会,把这些天的教学成果展示出来,为家长们带来一场“小型演出”。

实践队员黄琳带着学生们在最后两天集中排练节目,确认了流程和走位。“为了最后的演出,这几天经常带着孩子们彩排,结束的时候一个小孩跑过来跟我说,老师你辛苦了,顿时就觉得这些辛苦不算什么了。”

727日下午三点,演出正式开始,窗外却突然下起了大雨。暴雨浸湿了地上的热气,却浇不灭房间里大家的热情。“心中的小梦想,一天一天在成长......”忽然没了伴奏,小朋友们都停了下来,“天赐我一双翅膀......”志愿者们带着他们接着唱起来。原来,没了伴奏的歌声才是最悦耳的,稚嫩的声音直击心灵,那种震撼,让实践队员们热烈盈眶。稚嫩的歌声加上学生们整齐的舞蹈,让在坐的家长和志愿者们为之动容。实践队员们带来的朗诵《休宁恋》,字字道不尽心中所恋,声声唱不完师生情缘。

                                  

归期渐近,短短七天的支教,实践队员能做的并不多。“我们去支教,不是真的能够在这些天里让学生改变多少,而是在他们心里种下一个念想。希望能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一颗传媒的种子,为他们打开一扇多彩的窗子。”这是所有支教老师朴实而真挚的心愿。“在这温暖的房间,我于是慢慢发现,相聚其实就是一种缘,多值得纪念。”伴随着歌声,队员们心中满是不舍,在这个夏天,与孩子们相处的时光,显得格外美好。

青春与关爱邂逅,志愿与陪伴相随,渲染了这个七月。正如柴静所说:“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群人将脚步坚实地踏在休宁这片土地上,小小的微光汇成炬火,用青春编织梦想,用梦想指引前行。志愿者们不离不弃,不负遇见,不虚此行。(文/陈皖皖、叶俏薇、闫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