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观察改革开放40年】王作礼:水利是一辈子的事业

      有的人,用一辈子的时间只做一件事。出生在水乡金湖的他从小就深谙水的重要,也见过太多水给百姓带来的灾难。1969年进入金湖县水利局,他就对水利工程建设情有独钟。而水利建设这件事,他一做,就做了一辈子。他是王作礼,一位在水利建设岗位坚守了37年的老人,一位在大浪淘沙中仍不改水利初心的老人。交谈中,历历往事在他清晰的逻辑、风趣的语言里一一生动再现。

少筑水利心,老著传承书

      小时候王作礼的家就在高应湖边上,稍微下点雨就成涝。大水来了,水位高得坐在河边就能“踢脚划水”。回忆起金湖发生洪涝时自己小时候的趣事,王老满脸笑容。他说1954年发大水,那时的他才十岁,路被淹了还在路上摸鱼。也许正是这些略显笨拙的童年事事,才让水利这个念想扎根在王作礼心中。高中毕业,没有文凭,王作礼就自学,考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后来参加工作,进了水利局,他就想尽自己一份子的作用。能不能把水利局搞好,能不能把家乡的水治好,这便成了他从事水利工作的心愿和动力。

      时间是向上生长的泥土,沉淀是情愫的厚度,越积越厚。王作礼从事水利工作的37年间,每天都坚持写日记,而这些日记也在岁月的积淀下也变成了承载金湖水利建设发展史的器皿。2005年退休后从水利局,他的水利工程建设之路并没有走向终结。他对自己的日记进行归类加工,编辑成书,先后出版《水利甲子》、《水草集》等书籍。

     对于出书,王老表现得异常谦虚,“即使这些是垃圾,也是经过处理的垃圾。”事实也证明他撰写的书籍并不是“垃圾”,而是水利建设的和壁隋珠。他用撰写书籍的方式保留下自己的文字资料,而他更想保留的是水利人吃苦、敬业、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需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传递给下一代、下下一代……

      他透露,从2005年退休后他就自学计算机,四本书,九十多万字,每天打三千字,每一个字都是他亲自在键盘上敲打出来的。

建设需亲为,水利需管理

      谈到金湖水利工程建设之初,王作礼表示最大的困难就是经费和人民素质。当时上面根本不给予拨款,职工出来要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还要维护工程,水利建设工作开展举步维艰。再加上技术不成熟,所有的工作都要依靠人力完成。挑土、开关水闸、搅混凝土等一切和水利相关的工作他都干过。水利工程一般会建造在偏僻地区,王作礼就和全体工人在工程点附近安营扎寨,一项工程至少要进行三四个月,有些甚至持续半年,在此期间,他便不能回家。王作礼回忆说大女儿高考他也没有回家陪伴,不过他并不遗憾,在一个岗位,就要做好这个岗位上的事,大女儿也在没有父亲陪伴的情况下成功考入南京大学。

    当时水利工程工作者大部分是乡镇农工,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都急待提高。王作礼提出“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管理口号,首先发挥单位中的党员力量,提升职工的政治素养。王作礼又将单位职工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工以调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职工业务素质的目。王作礼坚信,“只要员工素质提高了,就不信经济发展不起来。”

    1996年,金湖县河湖管理所受国家水利部表彰,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王作礼说,“水利不仅需要搞建设,也需要搞管理。”

挂党员标尺,测水利良心

      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必须做到,凡是要求群众不做的,党员必须不做。在最艰难、最困苦的时候,党员要带头作为。王作礼1992年来到金湖县河湖管理所任职,那时管理所很穷,那个年代,江苏省水利建设有三分之一单位的职工吃不上饱饭。王作礼就带领职工种植杨树,共28万株,种满了238里地,全长115公里,号称“百里堤坝”、“百里廊”。就是这238里地的杨树林成了河湖管理所的绿色长城——抗洪防涝、绿色银行——加工销售,养活了200多名职工。

    他回忆改革开放初期,金湖的水利建设主要以抗洪排涝抗旱为目标,在当时的设备条件下,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就已经很不错了。当时能实现这个目标就不错了。防洪抢险工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随时随地都可能有生命危险,榔头、锤子都提前准备,身为党支书的王作礼必须做到哪里有问题就第一时间抢修哪里。有一年,芦苇在水道沟渠泛滥成灾,严重阻碍河水流动畅通。已逾50岁的老支书王作礼就带头一同与单位职工下沟渠割芦苇,除杂草。12天,共清除了5000亩芦苇地。

      作为党员,还要做到不谋私利。他在工作时提出三个“让路”——“在同等受益条件下,党员给群众让路,支部委员给党员让路,支部书记给支部委员让路。”王作礼说现在所有单位的荣誉称号他都会拒绝,他选择将这些荣誉称号更多地让给新人,给他们表现的机会。

      党员,是劲草,根深深扎在地下;党员,是绿叶,甘愿做群众的配角。

      从1969年从事水利工程建设至今,已近50载,而这位古稀老人却仍然保持着一颗对水利建设的赤子之心。“作为水利人,不把水利搞好,就没有资格做水利人。”他如是说。在大时代的滚滚浪潮中,也许一个人的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渺小如尘粒。对王作礼老人的所歌所乐所颂,远不是文字所能及,也许只有真正走近过王老的人才能明白。(文/曹云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