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先锋“三下乡”】抗洪安置点的一天

    面对灾难,人类从不沉默,也不会隔岸观火,志愿服务精神总会在那一瞬间鼓舞着满腔热血的人们在泥泞艰险的道路上顶风冒雨、披星戴月前行。亲身经历是最好的教育,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见证义举,我们重塑灵魂,我们亲身经历,或许正是这种躬身实践,才能汇聚起更多的社会正能量,共同成就和谐美好的社会。

灾难,是人生的考验

    一大早,金龙小学的门口挤满了志愿者和捐赠物资的车辆。作为五里乡六圩村灾区的唯一一个安置点,金龙小学动用了几乎全部的资源为乌云下愁眉不展的灾民们提供了一个临时的避风港。

    六圩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樊泽义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住在这里。“家里全被淹了,我们也回不去,爸爸妈妈在外面也没有回来”,这个腼腆的孩子说到这脸上木木的,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家里什么都没了,出来得匆忙甚至连换洗衣物也没来得及带,更别说被褥、电器了。还有那近十亩的水稻棉花一夜之间变成了一片汪洋。”泽义的爷爷接过话。

    开服装厂的高先生听说了六圩村的灾情,急忙从外地赶回老家看望父母。在一楼最左边的教室里,高先生一家和他们的亲朋好友们聚集在一起聊天。小学的两栋教学楼,10间教室全部都开辟为了这种简易的临时居住所,教室的地面上排满了救灾折叠床。不谙世事的孩子们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大人们则愁容满面地谈论着洪水灾害,十几平米的小小教室挤满了灾民。高先生的父亲说到自己家中的情况,家里一层已经被大水淹没,家电、家具,大部分物资和财产都丢失在了水下。

    7月3号,连续多日的大雨使得六虹圩堤坝水位升涨过高,大水漫出并冲垮堤坝,临近的六圩村受到极大的影响,整个村庄被淹,村民在3号之前已接到乡政府与公安机关多次预警、通知撤离。3号以后,在乡政府和公安局的组织下全村村民全部撤离。

    金龙小学已经接纳了三百名灾民,床铺、被褥、毛巾、饮用水等一部分由政府供给,一部分由社会爱心人士捐赠。乡政府提供三餐,每餐以领取饭票排队取饭的方式分发,饮用水按人头发放。截至7月5号,中午金龙小学的就餐人数已经达到七百人。这样的情况无法满足六圩村4450 人口的救灾需求,金龙小学的容纳度接近极限。五里乡的乡干部们连续两天不眠不休,指导抢险救灾,指挥安置点管理。从五里乡党委书记罗朝斌那里可以了解到,乡政府准备开设另一个安置点,具体地点待定。

    然而对灾民们来说,家园的毁坏、经济的损失是他们心头最牵挂的、最担忧的。面对着自然强有力的破坏,人们显得无能为力。

雨还在不停地下,走廊上也充满了来来往往的人,雨水混合着泥水留下印记。人们走走去去,茫然地面对着落下的雨水,等待着三餐。在这茫然的背后是一种难言的愁苦,在等待的背后是一种急切的希冀。

希望,是人间的力量

    身穿红马甲的小爱像一阵红色的旋风一样忙碌地穿梭于安置点的各个角落。她是宿松义工协会的会员,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她从事志愿服务已经四年有余。今天她是金龙小学安置点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带领了宿松义工协会五名志愿者来到金龙小学义务帮助五里乡六圩村灾民,与他们一同抗击洪灾带来的伤害。

我们见到她的时候,她和另一名志愿者钢材哥搀扶着一位弯腰驼背、颤颤巍巍的老爷爷寻找他的住处,因为爷爷去了厕所后不记得自己住在哪间教室。她焦急地向旁边的人询问,找管理人员要登记簿查清老人的房间。

    队员们一时找不到空隙与她交谈,直等到她为老人找到住处才得到采访她的机会。小爱与她的同事们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相识相聚一起,宿松义工协会2009年5月成立,汇聚了一帮志同道合的人,这些人不为所求,不计回报。她是个活泼乐观的人,爱与孩子打交道,不停地在朋友圈发布请求关注宿松洪灾的呼告。采访过程中说到这些天她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无一不让人感动。

    从小爱口中,我们得知,自宿松洪灾以来他们的义工组织连续三天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各个安置点。帮忙搬运物资、为老人儿童料理生活、分发生活用品、维持安置点秩序。在食堂、在餐厅、在一间间简易的临时宿舍、在一切需要他们的地方,他们无处不在,无处不暖。 他们真正用行动教导我们:人间大爱,人人可为。

    当然,在抗洪前线还有这样一群人。灾情告警,暴雨来袭。挡在前面的永远是人民的子弟兵—武警战士,他们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以血肉之躯同洪水泥泞抗争。趟过深水,走过泥泞,背负着人民的期待与厚望。但脱下军装,离开部队,感受着家人的爱和关怀时,他们也是平凡的普通人。其实他们大多数只是个孩子,因为一份选择,一份承担,以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坚不可摧又满怀温暖的钢铁防线。

    就在本稿截稿时,一个陌生的上海电话打进了指导教师马星宇的手机,一阵急促的询问,透露出的是焦躁和不安。原来是在上海工作的女儿与在六圩村老父亲失去了联系,通过微信看到了团队的推送的消息,就立即打来电话。后经团队与当地村委会干部对接、证实网友的父亲一切平安。也许,我们能做得还远远不够,但正是这样的细节或许就为这个社会传递一份最踏实的真情。

    灾害面前,困难横亘在人们眼前,是绑住命运的绳索,但也是将无数陌生人聚集在一起,获取温暖的指南。安置点的一天必将铭刻于每个青年志愿者心中,汇成信仰的一部分,成为日后各自人生星空中明亮的指引星。(文/许静茹、范栩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