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实践三下乡,祁门寻宝民俗多——安师大赴黄山民俗体育实践团队第四日来到祁门

    祁门是中国地级黄山市下辖的一个县,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2013年7月8日,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赴古徽州文化传承之黄山民俗体育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黄山市祁门县进行民俗体育调研活动。
                                                               戏曲活化石傩舞
    傩是古时驱逐疫鬼的仪式,傩舞就是举行傩祭仪式时的一种舞蹈。舞者头戴假面具,手执干戚,表现驱鬼捉鬼的内容。据老艺人讲,祁门的傩舞源于周朝,兴盛时期在清末,当时城镇内还有雕制傩舞假面具的作坊,过去祁门二都、五都、六都、八都等地都有跳傩舞的习惯。20世纪80年代末,祁门芦溪村的老艺人仍能表演这种舞蹈。而芦溪村的傩舞,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师承关系均为祖传,该村至今保留着过去演出傩舞时用的部分假面具和服装,以及一幅十分神秘的“十大元帅图”,这些演出用具,有的约有百年的历史。祁门历史上傩的活动几乎没有中断,直延至解放初期。从内容上看,除保留驱逐鬼疫的成份外,增添了祈求丰年和祷告平安的色彩,甚至成为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一种形式。从活动时间上看,由腊月的大傩(即乡傩)发展到立春、正月元日和端午等时。近年来,随着时代进步,傩舞这种古老的表演艺术在祁门又焕发新的生命。
                                                               民间舞蹈《扑蝶舞》
    《扑蝶舞》原名《扑蝶灯》,是流行在祁门西乡彭龙村的一种民间舞蹈。最初是在元宵闹灯时表演的,由4个姑娘,一手拿着花蝴蝶,一手拿着圆纸扇,边走边拍着蝴蝶,边唱着一年10个月的花名和农事,意示在欢庆新春佳节的同时,安排好一年的农业生产。整个舞蹈轻松愉快,形式优美,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表现了人们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的心情。实践队员从当地老人那儿得知,《扑蝶舞》的发展离不开汪谦兰和倪世德两人。汪谦兰老奶奶原是彭龙人,她把《扑蝶舞》的小曲连同她妆奁一起带到了渚口,但她所谓的小曲,其实只有词而没有曲,仅是祁门县西路方言的拖音。后来,当时的渚口业余剧团导演倪世德多次登门请教,模仿她唱词的拖音,用谐音的方法谱成了曲谱,县文化馆亦派人参加整理加工和辅导工作。加工整理后的《扑蝶舞》,基本上保留了原来的风格,服饰、伴奏及舞蹈动作等方面都较之以前更加完善,更加优美了。象一朵奇葩,放出了异彩,在我祁门县民间久久传唱。
    据悉,近年来,祁门文艺工作者对包括傩舞在内的民间艺术不断进行加工,在保留其古朴粗犷风格的基础上,剔除了一些不合适的内容,增添了新的表演方式,使其更加适合于表演,进行过多次演出,深受观众欢迎。 (文/图 安师大赴黄山民俗体育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