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青少年网络素养基地于2018年在安徽芜湖揭牌成立。为实事求是,正确认识安徽省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网络媒介素养基地调研团队在芜湖、合肥等地开展实地调研。通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团队对安徽省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有了初步的认识。
全面网络化与低年级儿童的网络绝缘
互联网有着不可思议的活力与渗透力,在现代成年人的生活中,社交、娱乐、学习、工作大多离不开各类手机APP,达到24小时在线。在调研中,团队发现青少年的网络媒介接触范围有限。填写问卷的小学生带着公交卡,手腕上一支通话手表可与父母朋友交流,面对“您较为喜欢那个社交APP”,“您平均每天接触网络媒介多少时间”等要求频繁网络接触的问题时,这些孩子的笔尖在没有提供“无”的答案之间逡巡,很是为难。
调研中曾遇到一位陪同小学低年级女儿购书的母亲,调研队员就其是否会针对孩子在互联网中的行为刻意引导进行提问,这位母亲做出肯定回答,并解释到:“我根本不让她接触到这些”。这类情况增加了调研队员对小学低年级儿童问卷调研的难度,极少或有限的网络媒介使用使他们对“媒介”、“媒介暴力”、“网络红人”等概念了解较少。
人人都想成为网红?我知道的网络红人是邓超
面向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调研团队的问卷显得“超纲”,而小学较高年级的学生对问卷的理解同样存在局限。调研队员发现,低年级的孩子日常使用最多的媒介倾向于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而他们对于网络的认识与传统媒体能够提供的话题重合。传统媒体在这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中仍可以发挥强劲的话题主导作用。
《奔跑吧兄弟》是近年来一档颇为成功的电视娱乐真人秀节目,此类爆款综艺节目已成为传统电视台与新媒体领域共享的大IP。在其节目放送中,曾出现过大量小学生认识邓超并有热烈响应的情况。在调研过程中,队员就网络红人对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女生进行简短的采访,队员向其询问她心目中的网络红人是谁时,小姑娘脱口而出:“邓超啊”,并表示自己是通过电视综艺知道他的。而问及是否知道其他网络红人时,她则表示不知道。
QQ看点算什么
在新华书店的问卷调研过程中,初中、高中生大多独自在书店购买教辅材料或阅读,在对他们的问卷做初步分析后,队员发现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日常使用最多的媒介中,手机已独占鳌头,他们对于网络的使用更加深入灵活。网络不只是他们进行学习打卡和参与班级的线上互动工具,更是脱离现有生活圈层探索未知的手段。
通过问卷,调研队员发现,低年级的同学在对于在网络交流中是否会对陌生人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时,大多毫不犹豫的选择“不会透露任何信息”,而高年级学生的问卷中则不断出现“会,但会隐瞒某些真实信息”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高中生的隐私和安全意识不如低年级学生,相反,由于对网络有更多接触,他们深知在某些情况下个人信息的透露是避无可避的事情,只能选择保留重点信息。我们可以将其理解成不一样的隐私策略。
在向一位个性活泼的同学进行采访时时,他更是表示,“QQ看点算什么,根本不够”,在社交APP中,他最喜欢的是微博。
网络原生代,规范引导是重点
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也发现了一些虽然很小但是对网络流行内容相当熟稔地孩子,她们玩转抖音,在QQ里很是活跃。调研队员向她询问知道哪些网络红人时,她们会兴高采烈地表述为:“就是哪些直播的人啊,抖音上有好多”。小姑娘继而向队员表示,她还知道高考后北京好多虚假大学的事,不过不是通过地铁安全宣传,而是通过抖音等拥有巨大流量的手机APP。
网络时代劲头十足,可是对于在家庭和校园双重保护下的青少年来说,他们没有充足的社会生活经验,对于网络媒介的认知是片面的。在调研中,家长们对于问卷中的问题大多是取笑孩子的讨巧回答,而对网络媒介素养显得不甚感兴趣。然而现实却是,青少年的网络媒介使用急需引导规范。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尚有大量的调查问卷等待完成,调研团队虽经历挫折,看到网络媒介素养的调研不易,但也更坚定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其发展增加助力。(文/图 17广告学 青少年媒介素养调研团队)